放射科科始建于1951年,建院初期,放射科仅有一台15mAX线透视机;五十年代后期,使用100mAX线机透视、摄片;六十年代,使用150mAX线机透视、摄片;七十年代,使用200mAX线机摄片,30mAX线机透视;八十年代,购买了一台500mAX线机解决各种造影及断层等特殊检查,组装一台400mAX线机作普通摄片。九十年代,放射科得到快速发展:透视改成隔室;1992年购买GE公司全身CT一台;1996年内江500mAX线机增加电视系统;1998年购买安柯公司OPEN MARK 2000核磁共振一台、日本东芝800mA多功能X线机。进入21世纪,放射科进入数字化发展时代,2001年购买电视透视机,2002年从法国进口数字血管造影C型臂X线机一台,2003年购买GE8排螺旋CT一台,2004年购买500mAX线机二台,800mAX线数字胃肠机一台,2008年引进柯尼卡CR成像系统一套、富士CR成像系统一套,实现了放射影像全部数字化。2010年4月,GE-3100数字血管造影平板机投入使用,为医院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搭建了更高的平台。2010年8月,颌面全景摄影机投入使用;同年9月乳腺摄影机投入使用,使放射科的业务开展更加全面;2013年更名为医学影像科,并购置数千万先进、精密医疗设备数台,包含:医用宝石能谱CT(GE Discovery CT750 HD)、1.5T磁共振成像系统(GE HD xt)、GE Discowery XR650 (DR)X射线系统、飞利浦Digital diagnost(DR)X射线系统、Precision THUNTS-800毫安胃肠X光机、口腔CT全景机、移动床旁DR X光机;2018年南河妇儿医院购置CT、MR、DR及移动DR各一台;科室实现PACS与His系统联网,同时正在实现区域远程会诊。现医学影像科阅片工作站已达十五台,其中专业显示器九台,阅片电脑一台;课时拥有独立会议平台、主任办公室、更衣室及资料室等。
自2004年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验收达标以来,全科同仁团结协作,不断进取,积极配合“医院质量管理年”、“医疗质量万里行”、“三好一满意”等活动,加强窗口建设,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,以病人为中心,改善服务态度,增添便民措施,不断提高医疗质量,取得了良好的成绩,为成为本地区放射影像的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。2009年、2010年及2012被评为“先进科室”;2016年被评为医疗质量管理先进集体。
冠状动脉及脑动脉CTA
冠状动脉曲面、拉伸像
能谱分析、能谱曲线图
MRI、MRA及MR灌注成像
科室基本情况
一、 医学影像科位置
医学影像科位于内科大楼一楼,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。
二、 专业技术人员
医学影像科共有各级各类医务人员39名。
1、专业结构:
医生19人,技术人员17人,护理人员2人。
2、学历:
研究生1人,本科22人,大专12人。
3、技术职称:
高级8人,中级5人,初级14人,初级以下8人。
4、政治面貌:
中共党员15人,民主党派2人,无党派人士18人。
四、 专业设置
1、 诊断组,技术组;
2、 普放组, CT/MRI组;
3、 普通摄影室(2个),特检室,口腔全景摄影室(2个),乳腺摄影室,CT检查室(2个),MRI检查室,影像阅片中心。
五、 专业设备
1.5T磁共振 1台;
八排螺旋CT 1台;
乳腺摄影X线机1台;
床旁摄影移动DR1台;
64排宝石能谱CT 1台;
DR数字成像系统2套;
颌面全景摄影CT机1台;
颌面全景摄影X线机1台;
800mAX线数字胃肠机1台。
六、 开展项目
1、 普放:
乳腺摄影;
床旁摄影;
口内牙片;
结肠灌肠造影;
静脉肾盂造影;
颌面全景摄影;
乳腺导管造影;
膀胱、尿道造影;
T形管胆道造影;
子宫输卵管造影;
窦道、瘘管造影;
全身各部位数字摄影;
逆行肾盂、输尿管造影;
食道、胃、小肠钡餐(碘水)造影;
2、 CT、MRI:
CT全身扫描;
CT多期扫描;
CT血管成像;
CT动态扫描;
CT冠脉成像;
CT定位穿刺;
CT仿真内窥镜;
CT肿瘤定位分析;
CT脑/颈动脉扫描;
CT高分辨薄层扫描;
CT增强扫描+能谱分析;
MR水成像;
MR全身扫描;
MR血管成像;
MR动态增强扫描;
4、急诊服务项目:
床旁摄影;
CT全身扫描;
CT血管造影。
MRI全身扫描;
CT高分辨薄层扫描;
全身各部位的普通摄影;
食道钡餐(碘水)造影;
选择性、超选择性动脉、静脉造影;